关于“哲学读书小组”的几点思考
熊玲 2016-08-16

第一次“哲学读书小组”需知和讨论的问题

需知:

(1)结构化、时间、纪律等设置须知 (2)我对小组的期待:做哲学读书小组的初衷、意义、目的

(3)(哲学的、形而上的)相互介绍、认识 (4)第一季共10次的大概安排: 第1次:热身(须知介绍;讨论几个问题;分享自己对哲学或相关学科的感受、对小组的期待等)

以后8次的形式与内容:

A 先由一位组员带读30分钟的书籍内容。每本书的阅读大概在4次完成,一季度只能完成2本书,那么每本书需要提前确定四位带读者,以便依次在小组中带读。带读者需要提前完成对书籍的粗略阅读,并对自己要带读的部分进行筛选缩减为30分钟内的准备。 B 之后的90分钟,组员分享感受、讨论疑问、探索发现。先由带读者发言,简扼谈谈自己对阅读和带读内容的感想,然后组员们做自由发言。 C 注意事项: 本着真实真诚的态度参与和发言;本小组不做动力性成长讨论,但不可避免会有动力性感受的呈现、甚至触碰到人心人性的柔软,希望我们尽可能地包容,或在小组活动范围内予以修为。 第10 次:对两本书做回顾、总结性讨论发言;对团体活动(包括对组员)真实体验的反馈与回应;对哲学命题(存在、孤独、意义、死亡等)个人观点及感悟的分享。 讨论(也是热身内容): (1)对以上的须知有何异议? (2)对读书小组的期待、个人态度? (3)对哲学的具体书籍的期待? (4)确定本季第一本书(弗洛姆的《自我的追寻》)的四位带读者: 确定 第二本书(欧文.亚隆的《叔本华的治疗》的四位带读者: (5)结合现实,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和分享:情感、职业、事业、人际等话题的个人感想。

小组带领者:熊 玲 2016.8.15 (周一)

© 成都熊玲心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