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我心中的弗洛姆
熊玲 2016-09-13

令我喜欢上心理学的最早人物是弗洛姆。弗洛姆(ErichFromm,1900年3月23日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20年前,偶然发现一本他写的书《说爱》,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被里面的文字深深吸引。这本书就是现在已改版的《爱的艺术》。当时的“说爱”对本来就喜欢看书的我,已影响到看书的方向,较固着为心理学、哲学方面的书,甚至改变了职业方向,决定去华西进修临床心理学。之后便陆续接受心理治疗的学习和培训,走上了从业心理咨询之路。

时隔今日,我们第一次搞哲学读书会,被选读的第一本书及其作者竟然是弗洛姆(读书会的带领者是我,但选择依次要读的书是靳老师),我有种格外的感觉。或许,正要开始读的弗洛姆《自我的追寻》带给我的欣喜,远不如我对弗洛姆这个人的深刻,我仅仅回忆起曾经看弗洛姆的书所带给的满足感,就已令我舒服。 如果说,婚姻是人生的一所学校,那么我结婚后不久接触的《说爱》是最优的课本,它令我知道并懂得了什么叫亲情、友情、兄弟情、爱情的爱,什么是嫉妒、仇恨背后的爱……如果说,亲密关系是一个人情感归宿的家,那么,曾经阅读的《说爱》便是我能够好好经营婚姻、家庭的圣经。 弗洛姆还给我印象深的一个观点是:每个人,都有本能的向上发展的精神生命,若运用和展现了,他才会快乐,若没有,那精神生命力也会发展,只是往反方向(下)发展,比如那些破坏性、变态性行为就是。这一思想,加深了我对人性心理研究的好奇心,同时也鼓励了我,愿去发现和展现自己的能力。经验告诉我,这不仅能带给自己快乐,也能给身边人带去快乐。 可以说,弗洛姆是我结缘心理学的红娘,之后他的《弗洛姆文集》、《被遗忘的语言》、《精神分析与宗教》《逃避自由》《心理分析的危机》等书,是我思想的伴侣。在我心里,弗洛姆就是我精神的父亲。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熊玲 2016.9.13

熊玲相关文章 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她为什么一见陌生男性就脸红 人际嫉妒与早期亲子依恋缺损 感悟四季与心理障怎么思维怎么活真实与谎言的对话谁让你不快乐病着的健康人害怕说“不”的心结 希望的陷阱借着控制,你觉察了什么感言如果理解与不解小是大,薄是厚心愿会伤人吗 论认同与接纳情结(1)论认同与接纳情结(2) 谁使你变态,谁又能救你为什么老是脸红可以除掉自卑吗她为什么会晕血? 怎样面对别人的非议脆弱的本质犯案幻想的心理分析如何面对残酷的真相?我为什么总被“想意外死亡”的念头所纠缠任性的性欲有一种悲凉很无奈

© 成都熊玲心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