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玲:如何应对语言暴力?
- 2017-07-07
讥讽侮辱谩骂,是文明社会下野蛮的语言暴力。 对这一现象,我们需提前有个分析与判断:别人为何要嘲讽侮辱谩骂你?这现象的存在说明什么?
当然,我不是说在面临这一现象时先停下来作分析,而是在平常,比如此刻冷静时“学习理解人性”。嘲讽、侮辱、谩骂都是具有精神伤害性的攻击或暴力行为,攻击者心理所隐藏的动机是恨与愤怒,只是其程度有所不同。语言暴力者所针对的对象,往往是比他们优秀或过得好的人。其中喜欢嘲讽的人,是那种内心力量不够,善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阿Q精神来防御自己的虚弱,这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攻击别人的好。喜欢谩骂、侮辱别人的人,他们内心深怀某种仇恨,其人格结构里存在一些受伤的自我,这些自我常常冒出敌意的情绪,但当事者自己并不觉得。他们就是通常所称的”心眼小如针眼“的人,更甚者,则是生活中我们常见那种有暴力倾向的人,他们动辄爱说脏话、骂人,或用拳头解决问题。这类人之所以有好攻击的特质,是跟他们过去存在攻击性(更多是遭遇被攻击,比如被欺负、被否定)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再说, 别人嘲讽辱骂你时,怎样回应才算情商高? 以上的解释,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一个事实:当别人嘲讽辱骂你的时候,正出现了常言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之境况。不过,这样说有点温情了,应该是出现了“秀才遇到地痞”之情形,凡好斗者,都是不讲理之徒。那么按常规,当出现 “痞子遇到流氓” 时,其策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胜算只在于谁坚持勇(痞气,流气)。但现实很尴尬,(那时)你得拷问自己当面对一个地痞,你有无流氓的勇气?若有,便以对之,因为对付痞子耍流氓,也算一种情商;若无,只能另择其道。处理类似“当秀才遇到兵”的事件,我们都可借用一种心智成熟的思想来处置与化解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对别人谩骂的最好回应,是谢绝他的脏语垢物,继续你的谈定从容。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熊玲 2017.7.7
熊玲相关文章:
怎么思维怎么活真实与谎言的对话谁让你不快乐病着的健康人害怕说“不”的心结 希望的陷阱借着控制,你觉察了什么感言如果理解与不解 小是大,薄是厚心愿会伤人吗
© 成都熊玲心理咨询有限公司